loading

国际滑联主席给上海花滑世锦赛“点赞”

  • Home
  • Blog
  • 国际滑联主席给上海花滑世锦赛“点赞”

国际滑联主席给上海花滑世锦赛“点赞”

2015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顶级赛事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继日本之后第二次在亚洲国家举行。当赛事圆满落幕时,国际滑联主席奥塔维奥·辛匡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上海没有冰雪,但赛事举办得非常成功,他会给上海世锦赛“打非常高的分数”。他强调,未来中国其他城市也可以举办更多的冬季项目国际比赛。 在辛匡塔看来,“未来,中国和亚洲将是这个项目发展非常重要的板块。”他说,中国已经拥有了很多优秀的花滑运动员,比如申雪/赵宏博、隋文静/韩聪,还有男子单人滑的闫涵,这些世界级选手已经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冰迷。此外,这些年来,花滑中国杯和短道速滑等一系列国际赛事相继在上海举行,冰迷的人数在这座城市里有了明显增加,这使花滑世锦赛这样顶级大赛在上海举办“水到渠成”。“中国人口众多,通过大型国际比赛吸引民众关注冰上运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我们邀请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来上海比赛,希望他们知道滑冰运动在亚洲不仅仅只有日本和韩国,还有中国,这里的滑冰氛围也非常好。目前,运动员们反映都非常好,上海世锦赛不仅向世界展示了非常好的场馆,也展示了热烈的气氛。”辛匡塔笑称,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上海的组织、服务工作精准、到位,国际滑联也学到了很多。如果要他打分的话,上海的得分会非常高,“我不会给满分,因为没有任何事物会是完美的。” 在这个意大利人眼中,冰上运动非常适合中国人。“中国运动员很擅长讲究技巧的运动,而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也都对技术要求很高,我相信中国在这几个项目大有可为。”辛匡塔说,他非常看好中国在冰上项目的未来,“中国的人口是欧洲的三倍,只要坚持发展下去,就一定有希望。”经过这次上海世锦赛,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通过大型国际比赛吸引民众关注冰上运动,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作为国际滑联主席,辛匡塔也对中国未来发展花滑运动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选手可以多选取一些西方的音乐,学习国外选手的艺术表现力。”他说,“裁判同样也很重要。很多观众第一次接触花滑什么都不懂,就需要裁判来引导,就像是击剑、跳水、乒乓等项目,中国不仅需要培养教练员和运动员,也要培养自己的花滑裁判。” 对于谁能成为中国花滑的领军人物这个问题,辛匡塔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中国男子单人滑选手闫涵的欣赏:“假以时日,我想他一定能超过冬奥冠军羽生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