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场上出现紧急医疗情况的案例,以往也曾多次发生。而现场救治的速度和专业性,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2021年,当地时间6月12日,欧洲杯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在比赛进行到42分钟时,丹麦球员埃里克森突然倒地。经过现场心肺复苏与即刻AED除颤,当场复跳。1100天之后,本届欧锦赛,埃里克森再次上场并进球。
近年来,运动猝死的新闻时有发生,带给人们的除了震惊之外,也促使公众深刻反思:为何本是追求健康与活力的运动,却成为了不幸离世的悲剧导火索?为什么还会出现猝死呢?
什么是运动猝死?
猝死、心脑血管疾病成为运动员挥之不去的噩梦,诸多年富力强的青年运动员在赛场上或睡眠中溘然长逝。
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家的说法,叫做运动猝死(exercise sudden death)。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其最主要表现形式。
运动猝死是怎么造成的?
运动诱发猝死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心源性猝死,近七成猝死患者属于这种情况。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等。患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体育参与者在从事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高度兴奋,体内儿茶酚胺分泌明显增多,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脏负荷突然加重,在心血管功能原本就有障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供氧失衡,心肌坏死,最终导致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除了先天的原因之外,后天性的异常也容易引发猝死,比如:“三高” 、肥胖人群和运动不当。年轻人也可能发生猝死的情况,即使血管正常,但是没有做好相应的热身运动或者运动评估,也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引发猝死。非心源性因素还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
脑源性猝死也是运动性猝死的一种类型。脑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包括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硬化。剧烈运动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造成原本硬化的动脉、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导致运动者因脑出血、脑水肿而死亡。
此外,中暑等其他原因也会诱发猝死。体温调节紊乱可导致健康人发生猝死。剧烈运动尤其是在高热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可诱发中暑,甚至导致死亡。
运动猝死的预防
1. 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避免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
2. 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从较低的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给心脏足够的适应时间。
3. 充分热身和放松:在运动前后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放松运动,以提高血液循环、增加肌肉柔软度并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状态。
4. 注意饮食和休息: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避免过度劳累和缺乏休息,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5. 注意天气和环境:避免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负担和降低运动猝死风险。
6. 定期体检和咨询: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运动猝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体检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潜在的心血管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运动教练也是必要的,他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发生运动猝死怎么急救?
对于已经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正确的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器(AED)的规范使用至关重要。
心脏骤停时,在4分钟内进行急救是挽救生命的黄金四分钟,超过10分钟后才进行急救则生存机会渺茫,所以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必须由第一目击者在现场就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
在本次事件中,我们遗憾地看到,在运动员倒下时,医疗救治组并没有及时介入。对于运动员出现的抽搐等危急生命体征,没有足够的、快速的医疗处置。每早一分钟的介入抢救,成功的概率就大一分。
在关键时刻,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往往能决定生死。张志杰的离世让我们深感悲痛,但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推广急救教育的决心。
我们相信,通过加强急救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急救能力,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未来,易数网络将继续本着“让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会急救的人”的美好愿景,致力于推广智慧化急救教育,为社会应急救护体系建设奉献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