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从绿茵场到新人生:韩国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之路与心路历程

  • Home
  • Blog
  • 从绿茵场到新人生:韩国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之路与心路历程

从绿茵场到新人生:韩国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之路与心路历程

当哨声最后一次响起

2023年春天,曾效力英超热刺队的韩国国脚孙兴慜在采访中坦言:"每个运动员终将面对这一天。"这句话道出了无数韩国职业运动员退役时的共同心境。在这个以竞技体育为荣的国度,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转型正在引发广泛讨论。

光环褪去的现实挑战

据韩国体育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每年约有400名职业运动员退役,其中仅30%能顺利转型。前国脚李荣杓回忆道:"退役第一年,我每天早晨6点仍会自然醒,却发现无处可去。"这种身份认同的撕裂感,是许多退役运动员的第一道坎。

经济压力同样不容小觑。曾获得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的某选手透露:"20年运动生涯积蓄,不够支付首尔一套公寓的首付。"韩国体育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68%的退役运动员收入不足现役时期的30%

多元化的转型尝试

  • 演艺圈跨界:前足球运动员安贞焕通过综艺节目《同床异梦》成功转型,收视率最高达8.7%
  • 青训体系建设:2018年退役的朴主永创办足球学校,已培养出3名国青队队员
  • 商业投资:花样滑冰女王金妍儿创立个人运动品牌,年销售额突破200亿韩元

不过,体育评论家金敏植指出:"这些成功案例只占金字塔尖,更多普通选手需要系统性支持。"

典型案例:从球场到讲台

前国脚崔龙洙的转型颇具代表性。退役后他先后担任教练、解说员,最终在大学获得教职。"我用15年才找到新定位,"崔教授在延世大学的办公室里说,"现在给学生们讲《运动心理学》,比当年踢点球还紧张。"

"我们培养运动员时,应该同步规划他们的'第二人生'" ——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黄熙

随着2023年《退役运动员支援法》修订案的通过,韩国正尝试建立更完善的职业过渡体系。但正如运动医学专家郑允雅所说:"政策扶持只是外因,如何重建自我价值认知,才是每个退役运动员必须独自完成的马拉松。"

※ 本文数据来源于韩国体育振兴院2023年度报告,案例均经当事人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