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中超最后云南球员杨光:不后悔当初选择申花

  • Home
  • Blog
  • 中超最后云南球员杨光:不后悔当初选择申花

中超最后云南球员杨光:不后悔当初选择申花

1月12日,天色已晚,海口的风拂过金鑫基地的门,树枝摇曳起来,不时地发出“刺刺”声。在把包和行李放进后备箱之后,杨光忍不住回头看了最后一眼,然后径直钻进了后排的座位,关上了门。“去机场。”他轻轻地说道。

汽车马达的轰鸣声过后,身后的一切在迷蒙的黑夜里越来越远。这个时候,前排的收音机里渐渐响起了萨克斯的悠扬乐声,是肯尼·G的《回家》……此情,此景,此事,此人

,一切的一切,就连杨光自己也说不清这到底算不算是命运的安排。“没在昆明过年,已经十多年了。现在,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买只金毛犬 生个狗宝宝

回昆明 设想全新生活

常年在外的经历换回来的,是杨光对故乡昆明的陌生感。“老实说,现在的昆明我也不大熟,想到这个地方还是费了好些工夫,不难找吧?”还没坐定,杨光那边就是一阵询长问短,心情比起之前俨然开朗了许多。

和杨光的见面地,约在昆明市中心步行街的一处咖啡馆,那种曾经一度被认为只有上海这样的城市才有的场所,在如今的春城已经满地皆是。十年前是昆明第一高楼的工人文化宫,依然屹立在东风东路的广场上,只是当年的那种名气和地位早已被他者所取代。“我当初走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空地,哪儿会有那么多的高楼。”安坐在沙发上的杨光抿了一口杯中的绿茶,透过落地玻璃窗向外望去,心中不由地升起一丝惆怅。

杨光的家在昆明城北,是他2003年底买的,多层的一层,带大花园的那种,结构、层次、环境都十分符合杨光自己的喜好。虽然曾经浪迹深圳、上海,但这却是杨光个人正儿八经唯一的一处房产。小区的环境很好,如今在家的时候,杨光每天都会换上运动服在小区里跑上几圈,没有太多的针对性,仅仅是十几年踢球积累下来的习惯。而大花园的好处,就是一家人能够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踩在自家的草地上,尽情地享受生活的恬静。除了父母之外,杨光家里还有其他成员,七条纯正的雪橇犬。清晨,狗狗都会不自觉地发出叮呤哐啷的声响,招呼家里人带他们去解手。当然,因为常年陪伴的缘故,照顾狗的工作,全是由杨光的父亲来负责。

杨光说,最先买的是两条,一公一母,权当是老人家打发寂寥用的。后来母狗一窝又产下了五个崽子,如今五条小狗也已长大成人。不过,有一点,让杨光自始至终有些不满,那就是狗的名字,“这狗这几年都是我爸带着,起的名儿也简单,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一直数到老七,真是,唉!”后来,经过多次交锋,父亲总算给狗妈妈起了一个别于其他狗的名字——小雪。让一家人高兴的是,小雪最近又怀上了小宝宝,这也意味着家里马上又要添新丁了。“小雪马上又要生了,我爸就是接生婆。这几年,他已经接出经验来了。”杨光打趣说。显然,杨光是一个喜欢狗的人,他最近计划再去买一条狗来,不过,家里哈士奇已经“成灾”,他这次要买的是金毛猎犬。

家里面,狗狗的群体是越来越壮大,这边杨光也是不甘落后。他和妻子艾静已经结婚多年,两个人也计划在今年实施“育儿”行动。“我们说好了,想在今年要孩子,或许,孩子出生可能要等到明年,但不管怎么说,今年我都得做爸爸了。”今时今日,杨光直言,只有家庭才可以让他感觉稳定。而他原本打算在上海就地变卖的轿车,也将通过铁路货运的方式寄到昆明这边,“车我暂时不卖了,因为老毛(毅军)跟我说,这上海的牌,将来要涨到10万元。”玩笑开到一半,杨光自己也笑出声来,在生活轨迹中展露出的是一种全新的迹象。

少小离家

杨光小的时候,曾经练过体操的父亲一直教导他:好男儿志在四方。当时,家里的条件并不算好,练足球,多少也是有些生活所迫的意味,但父亲这句话的道理,他直到后来才慢慢明白。

1990年,10岁的杨光参加了“走向2002”足球夏令营,表现出众,一年之后,便获得了报考火车头足校的机会。以那个年代的观念来看,如果能够考上火车头足校,对于孩子踢球的成长来看无疑是件好事。但火车头足校在北京,如果杨光真去了那里,也意味着父母和孩子将长期分居两地,这也让母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虽然母亲并不赞同孩子那么小就离开家,但杨光最后还是在母亲的期望中离开了家,去到遥远的北京。而且,还是一个人。

当时,从昆明乘火车去北京要三天三夜,因为没有钱,杨光买到的还只是座票,卧铺边上加硬座的那种。被子、褥子、牙膏、毛巾……母亲几乎把能够梢上的东西全都打在了一个大包里,让杨光背着去。“那时候家里没钱,把能省钱的地方全都想到了。当然,妈妈已经给我减掉了很多可以省掉不拿的东西,但就算是这样,那个大包还是很大很大。”说完,杨光两手张开,比划了一下。11岁时的孩子个头依然很小,要背那么大的包袱坐着去北京,但杨光愣是没喊一声苦。

临走那天,是母亲把杨光送到车站,火车要开的那会儿,娘儿俩再也忍不住了,母亲一把把孩子抱在怀里,人已经哭得是唏哩哗啦,看到母亲哭的样子,杨光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最终,在母亲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杨光上了车。火车身后,昆明城的背影渐渐远去。放下包袱坐定时,杨光这才发现,背上的褥子早已经被母亲哭湿了一大片……

“我爸爸老说我们娘俩,每次分开,就是两个人抱一起大哭一场。所以,我那次走的时候,他干脆没去,说是最受不了这个。”说到这里,杨光自己也嘀咕起来。回过头来看,母亲的哭泣是有原因的,因为以那个时候的眼光来看,昆明离北京实在是太远了。后来,顺利考上火车头足校的杨光在北京一呆就是八年,而那八年里,班里所有同学的父母都来学校看过孩子,唯一没有父母来探视的就是杨光。“长春远吧?比起昆明,离北京还是近,大头(李玮峰)他妈妈就从家里来看他。还有李毅,他家里人有时候也会从蚌埠过来……十年,就我妈妈没来看过我,没办法,太远了!”杨光说着说着,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冷不丁地,也把在火车头的八年时光错说成了十年,或许也是因为,在他的记忆里的那段日子,实在是太长,太长。

第[1][2][3]页